搜尋症狀或疾病名稱


1459
脊髓受傷
脊髓受傷可能發生在任何一部分的脊髓,往往會導致永久性不可回復的損傷,可能對體感覺、活動、強度、反射或其他生理功能造成影響。

新生兒肺炎
肺炎是相當常見的疾病,致病的原因相當複雜且眾多。病原體有可能是病毒、細菌、黴菌等等。如果只有侵犯到較上端的支氣管,則稱為支氣管炎;當進犯到細支氣管以下的肺部組織,包括肺泡,稱為肺炎。隨著病童的年紀不同,容易感染的病因也會有所不同,決定了治療方向的不同。

腎積水
人體的泌尿道 (或稱尿路) 涵蓋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其功能是排除體內尿液。尿液的生成是血液經由腎臟過濾出體內多餘的廢物及水分組成。尿液形成會由腎盂收集,送到輸尿管、在膀胱中儲存,最後由尿道排出。腎積水發生即是因泌尿道中發生堵塞問題,尿液無法排出而導致腎臟擴充膨脹。 **嬰兒腎積水** 近來大約有1%的孕婦在進行產前例行超音波掃描時會發現胎兒有腎積水的問題,但大多數並不會嚴重到影響生產。約有4/5發現具有腎積水的胎兒,在出生前或出生後數個月腎積水問題會自行痊癒,所以不太會對媽媽或嬰兒造成長期的影響。若嬰兒持續有腎積水問題而無痊癒,則須尋求醫療幫助,必要時需服用抗生素預防泌尿道感染。

外陰癌
外陰指的是尿道、陰道、陰唇和陰蒂的表面及其周遭範圍,外陰癌是一種發生在外陰表面的癌症。此癌症並不少見,發生率約為全身惡性腫瘤的1%,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5%

植體周圍炎 (植體牙周病)
與牙齦炎 (Gingivitis) 及牙周病 (Periodontitis) 影響牙周組織相比,植體周圍炎是一種漸進性、不可逆的疾病,指的是在植牙治療後,周遭的軟硬組織受到嚴重的損害。

心房顫動
人類心臟分為四個空腔,分別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這四個腔室用來承接血液,將血液送往身體各處。規律的心臟跳動,對於心臟正常運作相當重要。心房顫動指的是心房的收縮與舒張並不規律,無法配合心室的跳動規律持續送血。心房顫動可能會增加罹患中風、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頭頸癌
頭頸癌是發生在頭部與頸部的癌症總稱,包含鼻腔癌、口腔癌、鼻咽癌、舌癌、嗅神經母細胞癌、唇癌、扁桃體癌、甲狀腺癌、咽喉癌、唾液腺癌、軟顎癌等,由於吸菸與酗酒比例增加,口腔癌為裡面成長速度最快的癌症一。頭頸癌治療方法取決於腫瘤大小與擴散程度,常見以手術、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治療。

生長遲緩
每個小孩在不同年紀有不同的生長里程碑,例如身高、體重的變化、外在性徵或行為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是相對的,醫療人員所提供的數據不一定全然適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特殊的基因、家庭環境、營養狀況等,都會對生長造成影響。 以生長遲緩來說,有些孩子的生長速度只是暫時較慢,有些孩子則是因為病態的原因,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分泌過少,會影響孩子生長的速度、骨骼密度、肌肉發展等。而腦下垂體是主要分泌生長激素的位置,約略為一顆豆子的大小,除了生長激素外,對於體溫或是甲狀腺活性的控制也相當重要。 大約每七千個孩子有一個的生長激素分泌會過少,像是透納氏症等基因疾病也可能會造成生長遲緩。唇顎裂的孩子腦下垂體的發育也較容易受限,腦下垂體腫瘤也可能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水腫
指身體組織有過多液體因細胞內外滲透壓不平衡,造成水分累積在細胞外造成腫脹的情況,水腫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可依發生部位分為: - 外週性水腫:發生於四肢 - 腦水腫:大腦的水腫 - 肺水腫:肺部的水腫 - 黃斑水腫:眼睛的水腫 - 特發性水腫:原因不明確的水腫病例 導致水腫的情況相當多,包括藥物、懷孕、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硬化等。治療的方式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也可從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

庫賈氏症 (狂牛症)
相較於庫賈氏症,大眾更熟悉狂牛症這個名詞,狂牛症俗稱Mad cow disease,學名為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意思為「牛的海綿樣腦病變」,是一種牛隻的神經性疾病且隨著時間病情更加惡化,其致病原為一種變性蛋白質,使腦部組織產生海綿化的現象,嚴重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狂牛症的潛伏期可達多年,發病牛隻將於幾個星期內死亡,期初罹病牛隻會出現驚恐、易被激怒行為,漸漸轉變為行動困難、虛弱、最後死亡。 而出現於人體的狂牛症則稱作為庫賈氏症,是一種退化型的神經性疾病,神經退化速度更快於一般罹患阿茲海默症民眾,目前庫賈氏症在國內屬於罕見疾病之一。

本網站張貼之醫學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HTC張貼於網站,任何使用必須遵守使用條款以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等均係由第三人所提供,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使用,不具有醫療或診療目的,亦不得取代任何專業醫療諮詢或診斷或適用於任何醫療緊急情況、診斷或疾病及症狀治療。信賴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所生之風險,由您自行承擔。如有任何個人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及疑問,建議您應立即諮詢醫師。若是醫療緊急情況,請馬上撥打119或當地緊急救護電話送醫急救。本網站並未推薦或為任何醫師或醫學文章提供者背書。本網站所提供外部網站資訊僅供參考,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