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症狀或疾病名稱


1459
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風暴是未及時治療的甲狀腺毒症 (甲狀腺機能亢進) 所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當甲狀腺激素在短時間內被大量釋放,便會引起甲狀腺風暴。

噁心
噁心的感覺通常伴隨嘔吐症狀,會感到胃部翻攪。噁心的感覺常常與嗅覺有關,氣味、化學物刺激、情緒起伏、恐懼都有可能誘發噁心的感覺。除了嘔吐外,噁心感常常會伴隨著頭痛、發燒、腹瀉、排氣、頭暈、腹痛而發作。 另外像是懷孕、動暈症、喝酒、病毒感染等也都可能引起噁心的感覺。懷孕前三個月有將近一半到九成的婦女都會有噁心的狀況,其中又有一半的人會有嘔吐現象,俗稱害喜。一般而言害喜會在孕期進入後期之後自行緩解。 幼童通常不會表達自己感到噁心,但無論是食物中毒、感冒、腸道阻塞等都有可能以嘔吐的方式表現。如果還伴隨高燒,需要特別注意。

陰莖頭包皮炎
陰莖頭包皮炎在陰莖頭發炎感染的症狀,一般較常見於沒割過包皮或包皮過長過緊的男性。衛生習慣不佳及糖尿病患皆有較高風險罹患陰莖頭包皮炎。

牛奶過敏
牛奶過敏是一種常見於嬰兒和孩童的食物過敏。與乳糖不耐症不同,不是因為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是患者的免疫系統對於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患者攝取牛奶、乳製品或是羊奶,短時間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氣喘、麻疹等症狀,情況嚴重可能會造成過敏性休克而有生命危險。多數兒童長大後,隨著消化系統的成熟,過敏情況會改善,可能就不再對牛奶過敏了。

食慾大增
食量的波動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如果食慾增加的模式與情緒波動相關,短時間內使體重也急速上升,甚至影響正常生理功能,而無法抑制,則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有些患者食慾大增的現象與賀爾蒙變化或代謝性疾病有關,例如糖尿病、懷孕、甲狀腺功能上升,壓力或焦慮等。部分藥物也可能影響食慾。 對於食慾突然改變的人來說,記錄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和生理飢餓還是情緒發洩有關相當重要。對於進入成長期的青少年來說,食慾也可能會因為生理需求增加,對高熱量、高甜度的食物有極大需求。做好熱量控管與營養均衡的調配,相當重要。

新型冠狀病毒
--- 2019 年 12 月開始,從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開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大規模流行,2020 年 2 月 12 日,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疾病正式定名為 2019 冠狀病毒感染症(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冠狀病毒為 RNA 病毒,於 1960 年代初次發現,常發現的宿主為: - 蝙蝠 - 駱駝 - 貓 在極少數的狀況下,這些動物病毒突變後可能具有感染人類的能力。目前已知只有七種冠狀病毒具有感染人類的能力。 **目前已知的七種冠狀病毒:** 下列四種為較常見的類型,會不定期在人群中流行,造成呼吸道感染: - HCoV-229E(alpha CoV) - HCoV-NL63(alpha CoV) - HCoV-HKU1(beta CoV) - HCoV-OC43(beta CoV) 下面三種為曾造成大規模疫情的類型,傳染力和危險性較高,可能會造成國際級的疫情: - SARS-CoV(beta CoV) - MERS-CoV(beta CoV) - COVID-19(beta CoV)

牙齦炎
牙齦炎為在牙齒組織周邊發炎之情形,為口腔內非常常見的疾病,然而其嚴重程度則落差很大,輕微性多半起因於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如較為常見的不潔性牙齦炎、邊緣性牙齦炎,發炎時通常牙齦會呈現深紅色紅腫,且當觸碰或是刷牙時容易流血而嚴重者則侵犯到牙齦組織及牙周組織,可能造成牙周附近萎縮的牙周性疾病。吸菸與嚼食檳榔為牙齦炎另外一項主因,因菸品中的尼古丁會降低牙周組織的癒合能力,或者糖尿病患者因為自身免疫系統退化,造成抵抗力下降,當細菌侵犯後難以自癒。

猛爆性肝炎
又稱急性肝臟衰竭,在幾天或者數週內,肝臟功能急速受損,尤其指未曾罹患過肝臟疾病者,雖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但臨床上常以「肝病發生後八週內出現肝性腦病變」做為診斷依據。發病後若未妥善治療繼續惡化,則可能死亡。

自卑
自卑是一種對自己自信心低落,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根據研究,低自尊心的人,多半也較於敏感,容易受到別人的傷害。 缺乏自信的人會常常以為被他人拒絕、不被重視。在很多組織和社會文化中,常常會集體霸凌缺乏自信的人,惡意地利用他們缺乏信心的這一點,取笑他們。因此自卑的人也會常常陷入嚴重的憂鬱和社交問題。 自卑是相當複雜的心理狀態,與如何和社交環境良性來往有關。不少專家學者想要協助自卑的人,透過學習溝通和社交技巧來建立一個正向的環境,讓自己更有信心。適度避開製造壓力的無效社交,是改善自卑的重點之一。

良性陣發性頭位暈眩症 (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頭位暈眩症,又稱耳石症,是暈眩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通常在頭部或身體位置變化時最容易發生,如翻身、起身或旋轉,造成的暈眩通常是短暫的。雖然此疾病的症狀不會對身體造成威脅,但是卻能夠對日常生活造成許多麻煩甚至增加跌倒的機會,若此疾病已經開始影響日常生活時請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本網站張貼之醫學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HTC張貼於網站,任何使用必須遵守使用條款以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等均係由第三人所提供,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使用,不具有醫療或診療目的,亦不得取代任何專業醫療諮詢或診斷或適用於任何醫療緊急情況、診斷或疾病及症狀治療。信賴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所生之風險,由您自行承擔。如有任何個人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及疑問,建議您應立即諮詢醫師。若是醫療緊急情況,請馬上撥打119或當地緊急救護電話送醫急救。本網站並未推薦或為任何醫師或醫學文章提供者背書。本網站所提供外部網站資訊僅供參考,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