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症狀或疾病名稱


相關科別 : 急診

急性酒精中毒

Alcohol intoxication


定義


在短時間內飲用過量酒精,影響患者的呼吸、心臟跳動率、體溫和咽反射,並可能導致昏迷和死亡,為一種嚴重、有時會致命的疾病。

%E5%BC%B5%E6%99%BA%E5%A8%81

症狀


酒精中毒症狀包括:

%E5%BC%B5%E6%99%BA%E5%A8%81
  • 意識混亂

    %E5%BC%B5%E6%99%BA%E5%A8%81
  • 嘔吐

    %E5%BC%B5%E6%99%BA%E5%A8%81
  • 癲癇發作

    %E5%BC%B5%E6%99%BA%E5%A8%81
  • 呼吸慢 (一分鐘少於八個呼吸)

    %E5%BC%B5%E6%99%BA%E5%A8%81
  • 呼吸不規則

    %E5%BC%B5%E6%99%BA%E5%A8%81
  • 淡藍色的皮膚或皮膚蒼白

    %E5%BC%B5%E6%99%BA%E5%A8%81
  • 體溫低

    %E5%BC%B5%E6%99%BA%E5%A8%81
  • 無意識,無法被喚醒

    %E5%BC%B5%E6%99%BA%E5%A8%81

病因


飲酒後酒精經由胃和小腸吸收後,分布到全身。多數在體內,主要在肝臟代謝,少量從尿、汗液及呼氣排出。對酒的耐受量因人而異,可能與遺傳學和個人特性有關,一些研究表明,有些人大腦對酒精的作用很敏感,可能與其背景、基因和個性特徵有關,也有極少數人先天性代謝酒精的酵素缺乏,對酒類表現特別敏感,導致在短時間飲酒過量,造成急性酒精中毒。

%E5%BC%B5%E6%99%BA%E5%A8%81

診斷


急性[酒精中毒]通常依據的是體檢的測試與患者朋友的告知,測試可以包括測試血液中的酒精 ([乙醇]) 量、血糖高低的程度、尿液檢測 (偵測尿中特定的毒性物質)、以呼氣樣本經由測試儀來檢測、做腦部斷層掃描 來作診斷。依照以上檢查,可以先排除低血糖與頭部受傷的可能性,來做急性[酒精中毒]的診斷。

%E5%BC%B5%E6%99%BA%E5%A8%81

治療和藥物參考


酒精中毒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支持性治療,無特效解毒劑。通常包括:

%E5%BC%B5%E6%99%BA%E5%A8%81
  • 仔細監測

    %E5%BC%B5%E6%99%BA%E5%A8%81
  • 預防呼吸或窒息問題

    %E5%BC%B5%E6%99%BA%E5%A8%81
  • 氧氣治療

    %E5%BC%B5%E6%99%BA%E5%A8%81
  • 經由靜脈注射輸注液體 :防止脫水與低血壓。

    %E5%BC%B5%E6%99%BA%E5%A8%81
  • 利用維生素和葡萄糖:防止酒精中毒的嚴重併發症。

    %E5%BC%B5%E6%99%BA%E5%A8%81
  • 補充鎂:有助於身體產生硫胺素 (Thiamine)。

    %E5%BC%B5%E6%99%BA%E5%A8%81

對於戒斷症狀會採用藥物治療,如溫和的鎮靜劑。

%E5%BC%B5%E6%99%BA%E5%A8%81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 Staff. (2016年07月21日). Alcohol poisoning. 擷取自 Mayo Clinic: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lcohol-poisoning/home/ovc-20211589
  2. Patrick G. O’Connor, MD, MPH. (2016). Alcohol. 擷取自 MSD Manuals:
    http://www.msdmanuals.com/home/special-subjects/recreational-drugs-and-intoxicants/alcohol

更新日期

發佈日期


本網站張貼之醫學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 HTC 張貼於網站,任何使用必須遵守使用條款以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等均係由第三人所提供,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使用,不具有醫療或診療目的,亦不得取代任何專業醫療諮詢或診斷或適用於任何醫療緊急情況、診斷或疾病及症狀治療。信賴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所生之風險,由您自行承擔。如有任何個人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及疑問,建議您應立即諮詢醫師。若是醫療緊急情況,請馬上撥打 119 或當地緊急救護電話送醫急救。本網站並未推薦或為任何醫師或醫學文章提供者背書。本網站所提供外部網站資訊僅供參考,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審訂者

審訂醫師邀請中

急性酒精中毒 - 莊佳蓉 | DeepQ 醫學百科

撰稿者

莊佳蓉 學生

臺北醫學大學

聯繫我們

您的建議與回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或想法,我們期待聽到您的聲音!
姓名


email


建議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