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鼻膿瘍,又稱鼻中隔膿瘍,為不常見的感染,由於可能會造成致命的併發症 (若持續惡化可能影響腦部,形成腦膿瘍),也可能影響鼻部外觀,因此早期的診斷、即時的治療相當重要。鼻膿瘍發生原因主要為鼻部外傷的處理不當,或是鼻手術後血腫未及時處理而形成膿瘍。
症狀
- %E5%BC%B5%E6%99%BA%E5%A8%81
鼻子不舒服
%E5%BC%B5%E6%99%BA%E5%A8%81- %E5%BC%B5%E6%99%BA%E5%A8%81
鼻中膈破洞
%E5%BC%B5%E6%99%BA%E5%A8%81鼻中隔結痂
%E5%BC%B5%E6%99%BA%E5%A8%81鼻子分泌物異常
%E5%BC%B5%E6%99%BA%E5%A8%81呼吸聲如口哨聲
%E5%BC%B5%E6%99%BA%E5%A8%81
病因
鼻膿瘍發生的原因通常和鼻子外傷後的處理不當有關,如:
鼻外傷後鼻中膈形成血腫
%E5%BC%B5%E6%99%BA%E5%A8%81鼻血腫未及時處理形成膿腫
%E5%BC%B5%E6%99%BA%E5%A8%81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止血不妥而使得鼻中膈腔內出血形成血腫
%E5%BC%B5%E6%99%BA%E5%A8%81
鼻膿瘍因鼻部開放性傷口的癒合不佳,有可能導致感染其他疾病,因此一般確診後會建議立即進行手術清除傷口。
另外,毒品的濫用也可能造成鼻膿瘍的發生,因為鼻中隔黏膜血管收縮使得血流減少,長期會使得鼻部養分供給減少、軟骨受損,且毒品所含的化學刺激物也會造成黏膜受損。
診斷
鼻膿瘍的診斷一般用肉眼就能診斷出來,醫生會先詢問關於症狀的問題、查看鼻內部膿瘍的情形,以及詢問病患鼻子是否有開刀或受傷,若發現為感染造成的膿瘍則可能再進一步檢查為哪一種病原造成的膿瘍。
治療和藥物參考
鼻膿瘍患者通常在確診後會立刻進行手術,常見的手術包括:
切開引流
%E5%BC%B5%E6%99%BA%E5%A8%81全身麻醉下進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 (Submucosal Resection, SMR)
%E5%BC%B5%E6%99%BA%E5%A8%81局部麻醉下進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和鼻中隔多重穿越縫合
%E5%BC%B5%E6%99%BA%E5%A8%81
術後需服用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且在48小時內取出填塞紗條及引流物,觀察血腫及膿瘍是否再復發,若有則必要時須再次切開處理。
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耳鼻喉科醫學會雜誌. (1997年02月01日). 鼻中隔膿瘍 - 三例報告. 2016年07月10日 擷取自 中華民國耳鼻喉科醫學會雜誌: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a0000157-199702-32-1-82-86-a
- 愛醫網. (2013年04月06日). 鼻中隔膿瘍或血腫引流. 2016年07月10日 擷取自 愛醫網:http://tw.medvov.com/view.aspx?lid=dd3f4460-0dfe-44f8-8b90-2544968f09cd
- 健康醫療網. (2013年07月06日). 拉K拉過頭 鼻中膈破個洞. 2016年07月10日 擷取自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10191/?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