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腹主動脈瘤,又稱腹部動脈瘤,為腹主動脈的惡性腫瘤。腹主動脈為供應腹部血液主要的血管,一般來說腹主動脈瘤是罕見的,但是若因為腹主動脈腫瘤破裂,則非常有可能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
症狀
腹主動脈瘤的症狀一般不明顯,但是一但腫瘤開始增長超過一定程度後可能的症狀則包括:
長期背痛
%E5%BC%B5%E6%99%BA%E5%A8%81腹痛
%E5%BC%B5%E6%99%BA%E5%A8%81鼠蹊部疼痛
%E5%BC%B5%E6%99%BA%E5%A8%81脈動式凸起或硬塊
%E5%BC%B5%E6%99%BA%E5%A8%81
病因
對於腫瘤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只知可能與遺傳、環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但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菸者有較高機率罹患此疾病。另外,腹部動脈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高齡者,好發部位為腎臟下方的腹主動脈,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患此疾病。
診斷
以下為三種常見用來診斷腹主動脈瘤的檢查:
腹部超音波 (Abdominal ultrasound scan):最常使用的檢查方式,透過凝膠當作媒介,皮膚傳感器透過超音波顯示出腹部的圖像。
%E5%BC%B5%E6%99%BA%E5%A8%81電腦斷層掃描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T scan):病患會躺在一個環形的機器內,透過環形的X射線產生橫截面的圖像,此方法能夠檢測出腹主動脈瘤的大小和形狀。
%E5%BC%B5%E6%99%BA%E5%A8%81核磁共振攝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診斷出腫瘤的大小及位置。
%E5%BC%B5%E6%99%BA%E5%A8%81
治療和藥物參考
根據每個人身體的狀況、疾病發展的程度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手術治療
開放性手術 (Open abdominal surgery):透過人工製造一個通到腹部主動脈瘤的切口,以移植物取代主動脈病變的部位,此方法雖然效率佳且風險在可接受範圍內,但手術修復期較長,平均住院約5-8天,恢復正常活動需6周-3個月。
%E5%BC%B5%E6%99%BA%E5%A8%81血管內修復 (Endovascular surgery):將一根含有金屬支架的纖維管植入病患腹部主動脈的病變處,透過製造一個新的通道讓血液通過以消除血管破裂的風險,此方法的修復期較短。
%E5%BC%B5%E6%99%BA%E5%A8%81
放射線治療
利用高能的輻射線破壞癌細胞或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適用於無法以手術治療的病患,體外的放射線治療約需數個星期。
其他治療
其他治療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幹細胞治療等,醫護人員會根據病患的不同狀況選擇或搭配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參考資料
- 臺大醫院心臟外科. (2014年04月25日). 腹部主動脈瘤介紹. 2016年07月12日 擷取自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https://www.ntuh.gov.tw/CVC/Shared_Documents/HYY_Test/CVC_article/腹主動脈瘤介紹.html
- Mayo Clinic. (2016年03月23日).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2016年07月12日 擷取自 Mayo Clinic: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bdominal-aortic-aneurysm/home/ovc-20197858
- MedlinePlus. (2014年12月26日).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2016年07月12日 擷取自 MedlinePlus: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7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