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症狀或疾病名稱


相關科別 : 一般外科 | 婦產科

乳房腫塊

Breast lump


定義


乳房腫塊為乳房組織增生所產生的腫塊。多數腫塊為良性,惡性的腫塊發生機率小,但摸到任何乳房腫塊均應請教醫師,作進一步的檢查。

%E5%BC%B5%E6%99%BA%E5%A8%81

症狀


  • 有堅硬的腫塊,持續存在4~6週未消失

    %E5%BC%B5%E6%99%BA%E5%A8%81
  • 乳房一邊大一邊小

    %E5%BC%B5%E6%99%BA%E5%A8%81
  • 乳房皮膚出現紅腫、濕疹、皺紋 (如橘子皮)

    %E5%BC%B5%E6%99%BA%E5%A8%81
  • 乳頭凹陷,有異常分泌物,尤其是帶血的分泌物

    %E5%BC%B5%E6%99%BA%E5%A8%81
  • 乳房持續疼痛,尤其在女性經期間會劇烈疼痛。

    %E5%BC%B5%E6%99%BA%E5%A8%81

病因


良性乳房腫塊主要是因為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常見為以下3種:
乳房纖維囊腫
腫塊會在女性經期間有明顯的腫脹,觸摸乳房時可以摸到硬塊,硬塊界限比較不明顯但會引起劇烈疼痛,症狀可能隨經期結束而消失,此囊腫不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
乳房纖維腺瘤
實質的良性腫塊,觸摸時外觀平滑且為圓形的,邊緣明顯,會滑動,多發生於生育年齡期的女性,但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不高。
乳房囊腫
充滿液體的囊腫,常見於停經前的女性。
其他

%E5%BC%B5%E6%99%BA%E5%A8%81
  • 乳腺炎:乳腺發炎常發生於哺乳期。

    %E5%BC%B5%E6%99%BA%E5%A8%81
  • 脂肪瘤:為脂肪組成的良性腫瘤。

    %E5%BC%B5%E6%99%BA%E5%A8%81
  • 乳癌:乳房腫塊為乳癌的表徵,但多數腫塊為良性的,惡化的機率不高。

    %E5%BC%B5%E6%99%BA%E5%A8%81

診斷


  • 乳房X光檢查或超音波檢查:可以檢查為固體或液體的囊腫。

    %E5%BC%B5%E6%99%BA%E5%A8%81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以細針刺入乳房腫瘤處做抽吸,抽取細胞後至顯微鏡下檢查。

    %E5%BC%B5%E6%99%BA%E5%A8%81
  • 乳房切片檢查:將腫塊切取少量樣本至顯微鏡下檢查,準確性比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更高,可以確定是否有乳癌。

    %E5%BC%B5%E6%99%BA%E5%A8%81

治療和藥物參考


  • 乳房囊腫可於門診時採用細針抽吸法去除囊腫內的液體,若抽出的液體呈現清澈或淡綠色,且腫塊在液體排除後消失,通常就不需要再進一步的治療了;如果未消失就必須要在回診以手術切除。

    %E5%BC%B5%E6%99%BA%E5%A8%81
  • 若為固體的腫塊而且腫塊比較大,通常會以手術切除。

    %E5%BC%B5%E6%99%BA%E5%A8%81
  • 乳房發炎會給予抗生素抑制發炎。

    %E5%BC%B5%E6%99%BA%E5%A8%81
  • 若診斷為乳癌必須立即諮詢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E5%BC%B5%E6%99%BA%E5%A8%81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2015 年10月8日). Breast lumps.2016年2月23日擷取自Mayo Clinic:
    http://www.mayoclinic.org/symptoms/breast-lumps/basics/definition/sym-20050619
  2. MedlinePlus. (2013年11月15日. Breast lumps.2016年2月23日擷取自MedlinePlus: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3155.htm

更新日期

發佈日期


本網站張貼之醫學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 HTC 張貼於網站,任何使用必須遵守使用條款以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等均係由第三人所提供,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使用,不具有醫療或診療目的,亦不得取代任何專業醫療諮詢或診斷或適用於任何醫療緊急情況、診斷或疾病及症狀治療。信賴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所生之風險,由您自行承擔。如有任何個人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及疑問,建議您應立即諮詢醫師。若是醫療緊急情況,請馬上撥打 119 或當地緊急救護電話送醫急救。本網站並未推薦或為任何醫師或醫學文章提供者背書。本網站所提供外部網站資訊僅供參考,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審訂者

審訂醫師邀請中

乳房腫塊 - 林佩穎 | DeepQ 醫學百科

撰稿者

林佩穎 學生

臺北醫學大學

聯繫我們

您的建議與回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或想法,我們期待聽到您的聲音!
姓名


email


建議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