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症狀或疾病名稱


相關科別 : 眼科

眼球內異物

Foreign body in the eye


定義


眼球內異物即為有外來異物入侵眼球的現象,會造成眼球結構破壞與損害視力,有別於一般沙子飛進眼睛的常見異物,若是尖銳物或金屬顆粒入侵眼球,請盡快就醫做更進一步治療。

%E5%BC%B5%E6%99%BA%E5%A8%81

症狀


眼睛不適

%E5%BC%B5%E6%99%BA%E5%A8%81
  • 刺痛、眼睛痠

    %E5%BC%B5%E6%99%BA%E5%A8%81
  • 眼睛有異物感、刺激感

    %E5%BC%B5%E6%99%BA%E5%A8%81
  • 眼睛易流淚

    %E5%BC%B5%E6%99%BA%E5%A8%81
  • 反射性無法睜眼

    %E5%BC%B5%E6%99%BA%E5%A8%81
  • 視野模糊

    %E5%BC%B5%E6%99%BA%E5%A8%81
  • 眼睛充血紅腫、出血

    %E5%BC%B5%E6%99%BA%E5%A8%81
  • 白內障

    %E5%BC%B5%E6%99%BA%E5%A8%81
  • 角膜穿孔、眼球結構被破壞

    %E5%BC%B5%E6%99%BA%E5%A8%81
  • 若入侵異物為有化學毒性的物質,除了疼痛外更會造成灼傷、腐蝕等毒害

    %E5%BC%B5%E6%99%BA%E5%A8%81
  • 最嚴重可能造成失明

    %E5%BC%B5%E6%99%BA%E5%A8%81

其他

%E5%BC%B5%E6%99%BA%E5%A8%81
  • 因為大多眼球跑進異物會有搔癢及不適感,務必注意請勿揉眼

病因


因外物入侵眼求造成的機械性破壞或化學腐蝕。可能因為爆炸、爆竹、金屬飛屑或任何尖銳物品刺入眼球造成傷害。

%E5%BC%B5%E6%99%BA%E5%A8%81

診斷


  • 詢問病患受傷過程極可能侵害的異物,並分析異物種類做適當的處置。

    %E5%BC%B5%E6%99%BA%E5%A8%81
  • 從眼球表面傷口判斷嚴重性及異物深度。

    %E5%BC%B5%E6%99%BA%E5%A8%81
  • 可藉由X光、電腦斷層甚至是超音波判定位異物位置,再利用手術取出。

    %E5%BC%B5%E6%99%BA%E5%A8%81

治療和藥物參考


處理原則

%E5%BC%B5%E6%99%BA%E5%A8%81
  • 切勿揉眼

    %E5%BC%B5%E6%99%BA%E5%A8%81
  • 儘速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

    %E5%BC%B5%E6%99%BA%E5%A8%81

手術治療

%E5%BC%B5%E6%99%BA%E5%A8%81
  • 因異物已入侵至眼球體,故最好的處置就是儘早用手術取出,根據異物位置的不同,手術難度也有所不同。

    %E5%BC%B5%E6%99%BA%E5%A8%81
  • 手術後治療著重於修復眼球的傷害、視力維持,即使異物摘出後的術後保健也不可忽視。

    %E5%BC%B5%E6%99%BA%E5%A8%81

參考資料


  1.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5年5月3日). Eye - foreign object in.
    擷取自 MedlinePlus: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2084.htm
  2. Mayo Clinic Staff (2015年2月10日).Foreign object in the eye: First aid
    擷取自 Mayo Clinic:http://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basics/art-20056645

更新日期

發佈日期


本網站張貼之醫學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 HTC 張貼於網站,任何使用必須遵守使用條款以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等均係由第三人所提供,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使用,不具有醫療或診療目的,亦不得取代任何專業醫療諮詢或診斷或適用於任何醫療緊急情況、診斷或疾病及症狀治療。信賴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所生之風險,由您自行承擔。如有任何個人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及疑問,建議您應立即諮詢醫師。若是醫療緊急情況,請馬上撥打 119 或當地緊急救護電話送醫急救。本網站並未推薦或為任何醫師或醫學文章提供者背書。本網站所提供外部網站資訊僅供參考,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審訂者

審訂醫師邀請中

眼球內異物 - 蔡雨璇 | DeepQ 醫學百科

撰稿者

蔡雨璇 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

聯繫我們

您的建議與回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或想法,我們期待聽到您的聲音!
姓名


email


建議或想法